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

方柏林:告密的孩子没糖吃







        由于拯救国足心切,我准备培养我儿子踢足球,以后踢好了,回去踢。踢不好,留在美国队踢,所以我让他参加了YMCA的足球队。美国的体育和中国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很看重玩的一面,所以开家长会那天,负责的人问,我们YMCA足球运动的第一宗旨是什么?底下的人都说:Have fun! (玩得开心)。因此,踢足球英文是”play soccer".  弹钢琴叫“玩钢琴”(play piano.) 玩到什么地步呢?我给他报名后,教练就说星期六就去比赛。我在纳闷,开什么玩笑?规则都不知道,比个什么赛?教练说,不急,星期二训练。

结果果真这样,星期二训练了一个小时不到,到了星期六,我儿子就参加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足球比赛。美国大部分文娱活动都这样,第一,让小孩全都参与,第二,不怎么像中国那样注重基本功训练,而是侧重竞技和娱乐。每年学校组织表演唱也是这样,不搞选拔,所有小孩都上,各有各的角色。目的也是为了have fun。

当然,为了这次足球赛,我额外给他开了几次小灶,带他去操场加练了几回。

比赛那天他们队一共进了两球,其中一球就是我儿子进的。他还作为一个守门员,扑出了很多球,赢得了一致的赞赏,不过最后,他们还是输了。他垂头丧气。我暗下总结,估计是我这个平生没踢过足球赛的人给教坏的,如果我不教,说不定他们还能赢。我自己让自己下课了。

我儿子的总结是,对方那队不守规则,推人,老是把他们队的人推倒,犯规。由于都是小孩子稀里糊涂在踢,教练也不判。

我想这不是黑哨吗?我于是告诉他,下次再有人推人,你就举手,让教练知道。

我女儿在边上说:这叫打小报告,是不可以的。

她说你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告诉他不要推,问题内部解决。

这时候我再次发现,在美国的小学,小孩跟老师告密是绝对不被鼓励的。

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故事来(看过的朋友请跳过去)。几年前有回上课,大家学习访谈方法,便挑了个最简单的、每个人都有话可说的题目,童年。我们问到老师Linda, 她上小学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刚上学的有一天,老师上课期间有事要出去一下,临走前叫小朋友们不要动。结果老师一走,就有小朋友闹将起来。老师回来后,Linda便把这情况报告给老师。结果当天下午,老师给Linda留下来作为惩罚。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解:“为什么?”我问。在我看来,这算不算赏罚不清?凭什么惩罚一个不闹的好学生,让捣鬼的学生逍遥法外?

Linda回答说:“因为我出卖了团队。”

原来如此!我想到了一层,没有想到另外一层。老师让同学们不要闹,是她定下的规则,由她来执行判断和赏罚。小朋友打小报告,则违反了另外一个游戏规则:小朋友必须团结如一,不互相出卖。小朋友不听话,自有老师来收拾,自有家长来教训,至少在理论上,这应该是这个世界运作的方式。

其实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果哪个同学如果动不动跟老师打小报告,会被其它同学瞧不起。只是这种时候,选择放在老师手里,你是鼓励学生这种告密行为,以扩大自己了解的范围,靠信息不对称来实施自己的统治?还是你根本就把小报告踢回去,不让小孩长大成一个个特务?混蛋?长舌妇?风平浪静的时候,这样的小孩不过是传播一下流言蜚语,一旦到了文革这样的时期,那就成了邻居、同事、亲人之间互相揭发,互相背后打黑枪的一幕幕惨剧了。

如果将这个小故事放大,戏剧化,那就是《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中学生查理见证了一件恶作剧,学校胁迫学生供出朋友,查理不想出卖朋友,却要面临被学校勒退的威胁。然而选择出卖的美国人还是不少的。退休军官Frank说得更悲观:你的朋友乔治会说出去的,会像个金丝雀一样卖乖。你也会,查理,一旦你说了,我的孩子,你就加入到那美国成人那个漫长的、灰暗的队伍中间(Your friend George's gonna sing like a canary. And so are you. And once you've sung, Charlie, my boy, you're gonna take your place on that long, gray line...of American manhood)。我想Frank的担忧和悲观,更是反衬出Linda小学老师的无私和睿智。

在中国,按规矩出牌的人反成笑柄,都想着通过投机取巧的方法达成自己之所需,甚至不惜背后搞鬼。你说这是大环境也好,小环境也好,或许我们都无法改变,不过如果你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那不如顽抗到底吧,就像《闻香识女人》里头的那个查理那样。我改变不了世界,可是世界也别想来改变我。

告密的孩子没饭吃

我昨天写的“告密的孩子没糖吃”一文,在文章读者中引起的分歧极大,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我错了。

拜读了各位读者的留言后,我想起了小孩所用的原文是tattle telling,

今天又问小孩:What is tattle telling?

我女儿说,tattle telling 和telling 不一样, 有时候如果对方有危险,比如一个小小孩爬到了一个水池边,你得马上告诉老师,那叫telling.

那么什么叫tattle telling呢?她说The purpose of tattle telling is to get someone in trouble.  是害他人,让他人遇到麻烦。

我昨日所说的是后头这种情况,由于话没讲清楚,例子用得也不对,所以引起了严重分歧,再次表示道歉。关于小孩打球的时候犯规要不要举报,这其实还不关是举报不举报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兴趣的问题。因为这是第一次比赛,教练、裁判和家长都主要看一群小屁孩在踢着玩,是让他们增加兴趣,如果第一次就严格执行规则,那么全场所有小孩都有犯规之处,统统应该罚下场。另外我作为家长,我不鼓励小孩把自己的输球怪罪给他人,而要他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也不赞成他跟教练举报。

交代完这些背景后,我希望这些概念更清晰了。其实中文好的地方是比较整合,但是坏的地方也是比较整合,比如在概念的辨析上没有英文明确,比如中文里提到的告密,打小报告,可以用于小孩,也可以用于文革中间整人式的告密。但是英文在这方面就弄得很清楚,除了tattle telling和telling的辨析之外,一些留言者说的”告密“概念,其实属于debunking (揭露真相),whistleblowing(吹哨),这些和告密或许形式上很相近,但是实质上完全不同,我女儿的阐释是”get someone in trouble"显然是从动机上进行区别。这动机的不同,则决定了是告密还不是告密。比如在成人世界,坏人作奸犯科,警察是希望你去举报的,这样的举报,性质上是维护社会正义,并非是给别人制造麻烦,当然是值得鼓励的。我的论述漏洞和背景交代不清当然有我的责任,可是有一些读者没有进行进一步辨析,反而是告诉我说告密是光荣的,正义的,我就觉得更不正确了。如果骨子里都认同告密的正确,社会风气如何能好转得起来?

我接着又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有位专家论述得很充分,打小报告什么情况下是许可的什么情况下不是许可的,她说得很清楚,我简易大家去看。问题很多时候不是黑白问题,而是有些情况是绝对不能许可(红灯),有些完全许可(绿灯),有些是黄灯,是要家长、老师去引导(黄灯)。比如学校有小孩吸毒,当然必须告诉学校,学校知道了也不会责怪。

另外我在Facebook上还问美国人,为什么学校这么强调小孩不要tattle tell,  两个在小学工作的朋友分别告诉我:

Peer pressure... fear of getting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tattle-tale. We have to emphasize to our children however that it is acceptable to tell if someone is being hurt or injured in word or deed.  (Leah)
同伴压力使然...小孩害怕他人说自己是告状者。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有人在言语上或者身体上受伤了,那么是可以去告诉老师的。(Leah)

Tattle telling is often what a kid perceives is wrong, NOT what is actually an injustice. Teachers could spend all day listening to such nonsense such as, "He stuck his tongue out at me., She looked crossed-eyed at me., Tell him to stop kicking his feet., etc, etc", Of course all teachers are interested in things that might be a danger to others or are actually injustices. Unfortunately most elementary age children don't know the difference. (Dan)
告状我们通常是认为不对的,因为也都不是什么有违正义的大事。【如果鼓励小孩告状】,那么老师一天到晚都要处理诸如此类的废话:“老师,他跟我伸舌头了”“她跟我玩斗鸡眼了”,“老师你叫他不要踢脚,等等等等。”当然,如果真正是他人遇到了危险,或是真正有巨大的不公行为,老师是希望知道的,不过小学的时候,小孩一般也不知道二者的差别。

两人都是说有些情况下可以说,有些情况下不可以说,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去教导。另外一位大学老师的说法是:

Overall, it's best not to "rat out" someone if the infringement is minor, like cheating or lying. If it is something major that can hurt others, like bullies picking on someone, then they should tell. The peer pressure not to tell on othe...rs makes kids learn to work things out among themselves. I think the same rules apply to academic life as well . . . I often see things I don't like, but, unless it's a serious problem that can hurt someone, I don't say anything. Doing that also makes it more probable that people will confide in you.  总的来说,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犯,最好不要“出卖”他人。如果是大事,会伤害到他人,比如学校有小霸王欺负人,那么他们就应该举报。小孩同伴之间不互相举报的压力,也迫使小孩学习如何自己相互之间解决问题。我想这个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学术界。我看到什么我不喜欢的东西,除非特别严重,否则我是不会去说的。你选择这么做的话,他人也会更信任你,有话更愿意找你倾诉。

后面这个老师的做法,我昨天留言中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这么说。确实,你让小孩、学生一有事,第一件事情就去找老师、家长、领导,这其实也丧失了一个小孩之间解决冲突的机会。在小孩阶段,小事小孩能解决的自己学着去解决,这不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吗?

至于成人世界的告密,希望借助更高一级的人来帮助自己害一个人,无能的领导当然喜欢,因为他们或许自己就是要靠这一点信息不对称来管理了,但是一个聪明的领导绝对不会喜欢这样。我以前帮助单位开发过很多领导力培训的课程,大部分课程最为强调的,是好的领导擅于培养团队的rapport, 亦即和谐信任的关系。任何一个成功的团队都是这样的。团队里一有冲突,就跑去找领导,领导今天给这个一点好处,明天给那个一点好处,自己的权威是树立了,但是三个下属相互拆台,事情最终还做不好。

我以前有个领导就很绝,她釜底抽薪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自己鼓励大家开诚布公,有问题大家当面讲,但仍有个同事背后发电子邮件,告发我。这个领导回复时候提出了她的看法,同时将邮件公开抄送给我。那个告密的同事的脸一下子给丢了。从此之后,公司里这种告密行为几乎没有了。

告密者的另外一个悲哀是,一般情况下,领导心理也瞧不起这种人,回过头来把他们出卖掉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内疚感。

本文的结论是,我仍然认为Linda的老师是对的。这事和中美差异有点关系,但更主要还是个体差异:Linda将告密者留下来惩罚的做法很极端,但是我博客里也有老师读者反映,她(他)自己就不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可见中国老师也不都和Linda的做法相反。这些处理方法还是因人而异的。

Linda老师绝对不为了自己一点多余的信息,让一个班级小孩互相出卖,这其实是要让小孩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能保持一个团结的团队,这样的老师是需要肯定的。我有读者说,假如你的小孩比较厉害,能搞得定对方,你就自己解决,搞不定,那么就必须向老师告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因果倒置,因为小孩一有事就报告老师,报告家长,然后老师家长代劳,又如何有机会锻炼自己解决矛盾,解决分歧的能力呢?这些能力不去培养,处处大人去插手,到了最后 —— 请允许我说得再极端一些 —— 岂止是没糖吃这么简单,甚至可能饭都没得吃。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