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和“王道”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这两个名词来自孟子一段话,在下碰巧读过。因此,你可以想见本人的惊诧——当笔者发现拧民报系的《坏球时报》竟然拧转了孟子语录而硬塞进宣传口径时。
一位“资深媒体工作者”在《坏球时报》(2006年12月7日第11版)登了篇文章,《大国崛起离不开掠夺吗》,声称中国将会和平崛起,而“崛起之 路,必须要保持软硬两种实力的综合平衡”。文中说道:“关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逻辑上的诠释,孟子所谓‘以仁假力者霸, 霸必有大国’。我理解,这里的‘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主义’,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的‘仁 ’,则是国家制度以及合理的内外政策,而‘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也就是说,实力并不是决定大国崛起的唯一要素,顺应时代潮流的制度和对内、对外政 策也同样重要。”
可是,孟子说的明明是“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嘛!
孟子的完整话语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大意为以武力威服他国者必须是大国,比如五霸之首齐 桓公,比如继齐而霸的晋文公,小国没有力量这么做;以美德悦服他国者却不必是大国,小国也办得到,商人初起时成汤只有七十里地,周人初起时周文王只有一百 里地。孟子确实在论述软实力的重要,但他并不是谈论什么“大国崛起”,老先生关心的是对民行仁政。如果行仁政之后居然王天下,那也只是副产品。
其实,只要稍微读过点《孟子》,就知道他老先生只怕对“大国崛起”一点兴趣都没有。《孟子》一书,开宗明义就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大国?王何必曰大国崛起?王对臣民有仁义就足够足够好了。
在孟先生看来,“霸者之民,驩虞如也”,他们总是很激奋。就像现在的党鸨教出来的中国人,总是怀疑其他民族看不起我们,动不动狂呼乱叫“中国人民的感 情受伤害了”。而“王者之民,皞皞如也”,他们活得自如自在,宠辱不惊地做好自己的事。孟先生显然更欣赏王者之民——如果一定要称这是“崛起”,孟子谈论 的也是文明崛起。
孟子生活在中国统一之前的战国之世,他的话是否适合今天的高度统一的大红朝,这是很可讨论的事。本人也不想宣扬“孔孟之道”,那是违宪的。宪法明文规 定,某种西方文化才是中国人的指导思想。但是,你总不能拧转了孟子,硬把他对春秋五霸的保留态度,当作大国崛起的正面论述吧?
当然,我们都知道,署名的作者未必能对党报上的文章负责,最“政治正确”或最愚蠢的话,大概都不是他写的。根据报文批评作者,很可能冤枉好人。虽然从 整篇文章看,估计是作者先篡改了孟子,为谨慎起见,笔者还是上网查了一下,看看该作者是否有博客。很庆幸,他真的有,在“博客中国”。这篇文章也贴在那 里,原标题为《大国崛起靠什么》。博客文本与见报文本相差甚远,可见《坏球时报》编辑作了很大改动。这位编辑或许政治上很过硬,但在文化上,他偏偏没有发 现错引孟子的笑话。
上网搜查,还有一条有趣发现:这篇文章转载很广,但未见有人指出其误引之处。
不过,这样篡改孟子,某种程度上倒是为作者的观点增添了新论据:今天的中国,缺的并不是硬实力;最缺最缺的,其实是文化软实力——甚至连本国文化上的理解力都没有。
(2006年12月30日)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博客归档
-
▼
2010
(703)
-
▼
十月
(699)
- 马悲鸣:数学家开的历史性玩笑
- 马悲鸣:用时空量子概念理解惠施芝诺悖论
- 马悲鸣转:当晚霞消失的时候
- 马悲鸣:六街人静马蹄轻
- 马悲鸣:是人权宣言还是嫡庶争宠宣言
- 马悲鸣:第一象限45度逆矢
- 马悲鸣:《四二六社论》与《零八宪章》
- 马悲鸣:罚非其罪,刘晓波判得太重
- 马悲鸣:罚非其罪,刘晓波判得太重
- 马悲鸣:呼吁中国政府处分三名外交官
- 马悲鸣:恢复帝制的艰难
- 马悲鸣:重贴骂刘晓波的旧文
- 吴澧:好汉遍丹麦,勇士出挪威
- 吴澧:满襟清泪渡黄河
- 黄仁宇:谈日本和抗战
- 吴澧:《伤逝》亦伤今
- 吴澧:爷是新闻海上仙
- 吴澧:混混更和谐
- 吴澧:一编词典真名世
- 吴澧:莽学子三闯美国案
- 吴澧:从弱智飞向中学程度
- 吴澧:堂堂右派出男人
- 吴澧:宛在画中央
- 吴澧:商学院上起了文理课
- 吴澧:悍妇暴政
- 吴澧:明灯影下望疏星
- 吴澧:李白在西点
- 吴澧:沉重之下的傲慢
- 吴澧:乡汉诗唐
- 吴澧:李先生要你学几何
- 吴澧:攥紧你的手
- 吴澧:女人节里女人归
- 吴澧:进点洋文补脑筋
- 吴澧:农家初会情人节
- 吴澧:你的尔尔中文
- 吴澧:追幸感和求福份
- 吴澧:理性时代的伟大爱情
- 吴澧:发愤生三难奥巴马
- 吴澧:奥巴马想要学中文?
- 吴澧:一曲西虹肠寸结
- 吴澧:要有恰当的比较才有鉴别
- 吴澧:青灯会至圣,黄卷注真章
- 吴澧:美人觅情人
- 吴澧:很简单英语,极复杂意义
- 吴澧:文明冲突中的一赐乐业
- 吴澧:华裔如何当总统
- 吴澧:上山采蘼芜,读诗慕秦汉
- 吴澧:芭芭拉和菲德尔
- 吴澧:电视美女和金融沙皇
- 吴澧: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牛皮课
- 吴澧:圣杯和剑性别象征
- 吴澧:无理最浪漫
- 吴澧:布里奥妮的两个“谎言”
- 吴澧:美国的工人有力量
- 吴澧:临江仙里不伦情
- 吴澧:数字背后的父母
- 方柏林:民主是凡人而非圣人的角逐
- 吴澧:白也诗有敌
- 吴澧:翻译救国
- 吴澧:割不正不食
- 吴澧:英语本该胜中文
- 吴澧:中美对抗的真诚突破
- 吴澧:英文语感从何来
- 吴澧:你的低语惊不醒半点钟声
- 吴澧:风流千载欧阳修
- 吴澧:简单英语不简单
- 吴澧:血战硫黄岛
- 吴澧:白花花的诅咒
- 吴澧:别拿孟子说大国
- 吴澧:知洋鉴古即通达
- 吴澧:东方的归纳和西方的推演
- 吴澧:打不过就入伙
- 吴澧:四月是诗歌的季节
- 吴澧:洋读李清照两则
- 吴澧:偷听来的情诗
- 吴澧:人间别久不成悲
- 吴澧:若君有慧根,何须密码深
- 吴澧:美式八股进考场
- 吴澧:卷帘梳洗望黄河
- 吴澧:变了性的中国女人们
- 吴澧:坏女孩是人类付的保险费
- 北回归线 - 下(亨利·米勒)
- 北回归线 - 中(亨利·米勒)
- 北回归线 - 上(亨利·米勒)
- 吴澧:寻找东亚儒家圈的撤切尔
- 吴澧:时髦与流行
- 吴澧:从重男轻女到女尊男卑
- 吴澧:男人只想娶个妈
- 吴澧:大学要教无用的知识
- 吴澧:每个女人都应该被男人甩一次
- 吴澧:男人都是黑猩猩
- 吴澧:追求幸福不是自然规律
- 吴澧:从红色小开到打狗英雄
- 吴澧:“留日的学生抗日,留美的学生亲美”
- 吴澧:答一位网友:关于读书
- 真实的投资银行世界
- 斯伟江:国美争夺战中的民主启蒙
- 斯伟江:最高法院这些年!
- 斯伟江:社会急需反三俗
- 斯伟江:应当给三俗划定边界!
-
▼
十月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