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吴澧:变了性的中国女人们

本人第一次出国工作时,在大楼走廊里遇上一位台湾来的六十一岁女翻译。她打招呼道(~表示颤音,-表示拖音):小~吴啊-,你周末-过得怎~么样啊-?哇,那声音比咱们国内一十六岁的女孩子还要嗲。兄弟我是什么人?俺读书时课本里还满是毛语录呢,咱是中国最后一代练过毛泽东思想的金刚武士,是他老人家的收山弟子。听到那女翻译的语调,俺背上汗毛根根竖起。心想,啧啧,今天夜里要是做梦,肯定是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猫:孤身躲在旷野里,头上一片凄清的月光,隐隐然觉得有鬼魂逼近(西方传说,猫能看见鬼魂),紧张得收拢身子弓起腰,毛如扇子般展开……

俺的第一念头是,台湾被日本占领过,这是受了日本女人的影响。后来和她聊聊,发现她是外省人,而且还不是南方人,而是来自北方的世家,父亲是三、四十年代有点名气的文化人。再后来,世界各地的华裔女子接触多了,台湾的,香港的,新加坡的,越南的,柬埔寨的,印尼的,美国的,欧洲的,甚至非洲毛里求斯(据说是郑和到过的印度洋最西端)的,就是俺这红旗下的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女人也是可以有女人味的,并不是非要象央视播音员一样说话,笑起来也不必是她们宣布党代会开幕的那种样子。

上面讲的是生活在传统未被革命摧毁的文化环境中的中国女人,那么已经成长在革命中的呛你死中国女人呢?

俺见过很多嫁了洋人的中国大陆女人。听她们讲国内的经历,你要怀疑武松是否女扮男装。什么独身南下,单手发家,酒席上灌倒一大片,谈判中横捞千千万,端的是嘴皮子滚石头,胳膊上能跑马,风风火火好一条娘子!但是到了国外,居然不学开车,走到哪里,都是老公当司机。这和嫁了中国男人的形成鲜明对比——那些女人,几乎都是自己开车。

曾问某位洋嫁美人为何自己不开车。她答道:美国男人啦,抛个媚眼就让他团团转了, manipulate 起来太 easy 了,要自己开车干什么?倒也是,如果每次上车都有人打开车门,请你入座,再拉下安全带,穿过双峰之间给你系好,然后来一句“宝贝,你今天真漂亮”,那又何必自己开车,大可趁机画眉毛,涂口红。

那美人告诉我,有一次她在研究生大办公室里听见一个中国男生训自己老婆:在美国,你不会开车怎么行,那事儿突然来了,我还特地开车到药房给你买卫生巾啊?同室的中国男生大笑,气得她站起来甩门而走——她也是在美国学了点女权主义脾气了。

美国男人比较肯为女人办事,这应该是一个因素。但是,美国女人也是自己开车,如果美国男人那么容易操纵,难道她们就不会操纵男人?

俺想,这些在国内比北京大爷还大爷的女大爷,到美国之所以不开车,必定还有其他因素。她们刚到美国时,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需要洋老公开车带她们去办理移民手续、银行帐号和社会安全卡等等。在婚姻起步的时候,男驶女坐就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模式,后来就习惯性地一直延续下来了。在没有了“时代不同了,男同志办得到的事,女同志也办得到”的毛记压力之后,又有合适机会,她们就呈现出一种回归了的女人本性。女人天性喜欢安定。小心把握方向盘,时刻注意路面状况,超个车什么的,男人会觉得很刺激;女人则宁愿让男人去玩这种“勇敢者游戏”,去为生命负责,她可以省下时间做些真正令她愉悦的事,比如打扮自己。

“达令,你煞车稳一点,我口红涂出来了。”

(2003年12月6日初稿,2006年3月8日删改)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