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李志文: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在美国最好的大学是不鼓励学生在成绩上浴血竞争的。我教过的沃顿最极端,学生的成绩只有三级,HP (high pass), P (pass), F (failure)。 由于几乎没有学生不及格(在沃顿,不及格的唯一可能是考试作弊),所以成绩只是两级:HP 及P。在我教过的芝加哥大学与杜兰,每学期结束后,有一个英雄榜(honor list),学生的四分之一都在英雄榜上,没有人因此拿到一分钱,美国的精英大学几乎都不按成绩给奖学金。按家庭环境给的need-based scholarship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助学金)倒非常普通。我的女儿是National Merit Scholar(全美最高的荣誉),由于我的所得,一毛“奖学金”都没有。我的懒惰而有点小聪明的幺儿子,就是考个足够可以的SAT分数,轻松进杜兰。 如果学费与成绩挂钩,他的高中日子,不会比你们好过多少。

美国按成绩给奖学金最普遍的是理工科系的博士生奖学金,其实这些“奖学金”是廉价工资。人文社科的奖学金极少,还真有点中国奖学金的味道,目的就是吸收最优秀的学生来念博士,因为人文社科不需要廉价劳力,但是学术需要新血。在美国要拿人文社科的奖学金,比理工科难多了。家里穷、天资好的孩子就是念理工,靠双手吃饭。
美国出路最好的三个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与医学院更是不给奖学金。连中产阶级的孩子都是借钱念书。我为大家争取到的“奖学金”其实就是学费减免,没有我把李志文班提升到”战略高度“,杜兰是不会给出这么多的学费减免。你们大概也能看出来,我对训练学生,为学校设计品牌是有点经验的。我不要懒与笨,但是也不要死命追求高分数的书呆子,我的最重要考核标准是能力、人品与性向。在一个公开市场公平竞争的社会,成败靠的是实力与眼光。分数多少代表实力,但是不是实力的唯一度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度量。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