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与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
(加强篇)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完事了~~~女:......天亮后,男低著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
又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遂先用一头猪去换一粒伟哥,事必,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8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
知道此法男多,伟哥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3头猪换一粒伟哥。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通货膨胀。
————————————
当猪价格涨到16粒一棵的时候,哈佛导师评论: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但换猪男越来越多,卖伟哥的决定,扩展生产能力,推出一种次级伟哥,如果你缺一头猪,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这个方法大大促进了伟哥销售。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贷款,让企业可以根据未来的收益选择借支流动资金
————————————
伟哥专卖店后来在即使你一头猪都没有,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金融创新,让现在的人花未来的钱,反正等你老了未来的钱你也花不动。
————————————
消息一出,换猪男越来越多,有人找伟哥专卖店,这个项目太好了,我们把它变成优质基金,对外销售债卷,你们也就可以分享我的收益,如何?
结果伟哥专卖店觉得甚好,于是该公司把换猪男分三类,一类是拿现猪换的,一类是一部分现猪贷的,一类是完全没有现猪借的,发行三种债卷。大家踊跃而上。纷纷购买伟哥专卖店的债卷,伟哥专卖店生意太好,就把债卷销售外包给另外一家公司运作,该公司也一并大发其财,公司越做越大,甚至可以脱离实际伟哥销 售情况来发行,给自己和伟哥专卖店带来巨大的现金收益。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实体经营到资本运作,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
为了防止自己债卷未来有损失,该公司决定给它买上保险,这样债卷销售就更容易,因为一旦债卷出现问题,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哇,债券公司销售这下子太好了,保险公司也获得巨大平白无故的保险收入。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风险对冲,策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
换猪男太多,排长队等待,该女无法承受,说老娘不干了,我搬家,一时间有无数拥有伟哥的欠猪男。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个别现象,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不会影响整个经济。
————————————
结果该女迟迟不肯搬回。一部分欠猪男没有收入,只好赖帐,结果大量债卷到期无法换现猪吃,债卷公司一看,一粒伟哥16头猪,这哪里还得起,宣布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次贷危机,不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
————————————
哪里晓得债卷公司还把债卷上了保险,保险公司一看,这哪里赔得起,于是也宣布要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金融危机,还不会影响整个实体经济。
————————————
后文:据说该女已搬到中国定居。
———————————— ———————————————————————————————————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作者不详。用最简洁生动的方法讲解了次贷危机和A股股民:
有一天,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士,带着一位十分艳丽的OL,来到Causeway Bay一家LV店。他为OL选了一价值6万5元的LV handbag。
付款时,男士掏出支票本,十分潇洒地签了一张支票。店员有些为难,因为这对夫妇是第一次来店购物。
男士看穿了店员的心思,十分冷静地对店员说: "我感觉到,您担心这是一张是空头支票,对吗?今天是周六,银行关门。我建议您把支票和handbag都留下。等到星期一支票兑现之后,再请你们把 handbag 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您看这样行不行?"
店员放了下心来,欣然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大方的承诺,递送handbag的费用由该店承担,他本人将会亲自把这件事情给办妥。
星期一,店员拿着支票去银行入账,支票果真是张空头支票!愤怒的店员打电话给那位顾客,客户对他说: "这没有什么要紧啊!你和我都没有损失。上星期六的晚上我已经同那个女孩上床了!哦,多谢您的合作。"
这个故事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本质。人们在对未来收益充满良好预期的时候,对于可能加大风险缺乏防范意识。美女认为周一六万多LV就到家了,自然也就放 松了警惕,认为ONS的投资是值得的,对于投入产出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的。而对未来收益预期的包装则是这些投资机构最擅长的事情。中国的股民大多跟这个美女一样,所以亏钱基本上是活该,没有这些人,股市赚谁的钱呢。而媒体和分析家们,往往在其中扮演了LV店员的配合角色。
OL:Office Lady:白领丽人
Causeway Bay:香港铜锣湾
One Night Stand:一夜情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与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
(加强篇)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完事了~~~女:......天亮后,男低著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
又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遂先用一头猪去换一粒伟哥,事必,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8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
知道此法男多,伟哥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3头猪换一粒伟哥。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通货膨胀。
————————————
当猪价格涨到16粒一棵的时候,哈佛导师评论: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但换猪男越来越多,卖伟哥的决定,扩展生产能力,推出一种次级伟哥,如果你缺一头猪,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这个方法大大促进了伟哥销售。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贷款,让企业可以根据未来的收益选择借支流动资金
————————————
伟哥专卖店后来在即使你一头猪都没有,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金融创新,让现在的人花未来的钱,反正等你老了未来的钱你也花不动。
————————————
消息一出,换猪男越来越多,有人找伟哥专卖店,这个项目太好了,我们把它变成优质基金,对外销售债卷,你们也就可以分享我的收益,如何?
结果伟哥专卖店觉得甚好,于是该公司把换猪男分三类,一类是拿现猪换的,一类是一部分现猪贷的,一类是完全没有现猪借的,发行三种债卷。大家踊跃而上。纷纷购买伟哥专卖店的债卷,伟哥专卖店生意太好,就把债卷销售外包给另外一家公司运作,该公司也一并大发其财,公司越做越大,甚至可以脱离实际伟哥销 售情况来发行,给自己和伟哥专卖店带来巨大的现金收益。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实体经营到资本运作,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
为了防止自己债卷未来有损失,该公司决定给它买上保险,这样债卷销售就更容易,因为一旦债卷出现问题,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哇,债券公司销售这下子太好了,保险公司也获得巨大平白无故的保险收入。
哈佛导师评论:这就是风险对冲,策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
换猪男太多,排长队等待,该女无法承受,说老娘不干了,我搬家,一时间有无数拥有伟哥的欠猪男。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个别现象,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不会影响整个经济。
————————————
结果该女迟迟不肯搬回。一部分欠猪男没有收入,只好赖帐,结果大量债卷到期无法换现猪吃,债卷公司一看,一粒伟哥16头猪,这哪里还得起,宣布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次贷危机,不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
————————————
哪里晓得债卷公司还把债卷上了保险,保险公司一看,这哪里赔得起,于是也宣布要倒闭。
哈佛导师评论:这是金融危机,还不会影响整个实体经济。
————————————
后文:据说该女已搬到中国定居。
———————————— ———————————————————————————————————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作者不详。用最简洁生动的方法讲解了次贷危机和A股股民:
有一天,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士,带着一位十分艳丽的OL,来到Causeway Bay一家LV店。他为OL选了一价值6万5元的LV handbag。
付款时,男士掏出支票本,十分潇洒地签了一张支票。店员有些为难,因为这对夫妇是第一次来店购物。
男士看穿了店员的心思,十分冷静地对店员说: "我感觉到,您担心这是一张是空头支票,对吗?今天是周六,银行关门。我建议您把支票和handbag都留下。等到星期一支票兑现之后,再请你们把 handbag 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您看这样行不行?"
店员放了下心来,欣然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大方的承诺,递送handbag的费用由该店承担,他本人将会亲自把这件事情给办妥。
星期一,店员拿着支票去银行入账,支票果真是张空头支票!愤怒的店员打电话给那位顾客,客户对他说: "这没有什么要紧啊!你和我都没有损失。上星期六的晚上我已经同那个女孩上床了!哦,多谢您的合作。"
这个故事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本质。人们在对未来收益充满良好预期的时候,对于可能加大风险缺乏防范意识。美女认为周一六万多LV就到家了,自然也就放 松了警惕,认为ONS的投资是值得的,对于投入产出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的。而对未来收益预期的包装则是这些投资机构最擅长的事情。中国的股民大多跟这个美女一样,所以亏钱基本上是活该,没有这些人,股市赚谁的钱呢。而媒体和分析家们,往往在其中扮演了LV店员的配合角色。
OL:Office Lady:白领丽人
Causeway Bay:香港铜锣湾
One Night Stand:一夜情
———————————————————————————————————
关于热钱,要写三万字也没问题,这里只想说一件事情:是热钱导致或者逼迫人民币升值还是人民币应该升值却未升值导致热钱流入?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简单的政策含义就是要想办法控制热钱,同时坚守人民币汇率。如果答案是后者,那简单的政策含义就是热钱是汇率扭曲的结果,要消除热钱,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汇率的扭曲。
上面这个问题所以引发了很多争论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流入同时都在发生,在很多时候看起来甚至是热钱流入在先,升值发生在后。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发生在后的事情是不可能导致一个发生在前的事情,于是很多人很快就认为:事实告诉我们是热钱导致了升值,而不是升值导致热钱。事实上,如果你更复杂一 点,知道计量经济学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你大概可以在统计上证明:是热钱格兰杰导致升值,而不是升值格兰杰导致热钱。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我过去就举过这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早上带着伞出门了,然后下午下雨了。然后你根据后面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导致前面发生的事情这个逻辑,你大概很快就能得出:不是下雨导致了这个人早上带伞出门。如果每次这个人带着伞出门之后都下雨了,有些人说不定还会认为:是因为这个人带伞导 致了下雨。(当然,这个例子因为太显然了,可能不会真的有人觉得是带伞导致了下雨)。
热钱这件事情就很有点上面这个例子的味道。
我们先考虑一下热钱逼迫人民币升值这个理论:一个超级简化的版本是,人民币的汇率本来是正常的,但热钱大量流入,拉高人民币,然后期待在高位将人民币吐出,获利退出。这个故事的本质和庄家拉高出货的逻辑是一样的,庄家大量吃进股票,拉高股票,然后在高位把股票卖出,获利退出。这样故事的逻辑后面,都 必须有一个非常愚蠢的对手。在股票的问题上,庄家获利的背后必须是有另外的人愿意在低价的时候把股票卖给庄家,然后在高价的时候又愿意吃下庄家吐出的股票,不这样庄家不可能赚到钱。在中国的股市里,这样的傻对手很可能是有的,因为制度和知识的原因(此处略去若干字)。在外汇市场上,如果热钱逼迫人民币升 值的故事成立,那这个傻子是谁?只有一个候选人—人民银行,因为整个市场上只有人民银行是真正美元的买家。当然,也许有人觉得人民银行就是那么傻。但我想说的是,热钱逼迫论的要点是必须要有一个大傻子配合,没有一个天大的傻子,热钱逼迫论是不能成立的。
现在再考虑人民币应该升值却未升值导致热钱流入的说法。这个理论也很简单:有一样东西实际值100块,但有家店却只卖50块。大家自然都冲来买,买 到你涨价为止,那些提前买到的自然就赚了。这个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人民币,冲来买的不是别的,就是热钱。这个理论最重要的假设或者是前提是:人民币比其目前的汇率更值钱。这个假设合理吗?有不少合理性。通常的情况是,一个走强的经济也会有一个走强的货币。如果这个规律适用于中国,那中国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 确实意味着中国应该有一个强势的人民币。中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翻了大概有两番(剔除价格因素后,2008年的GDP是1994年的4倍左右),可是汇率相对于美元才升了20%左右,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贬值的,从这个角度说,人民币确实有可能是低估了。当然,前面说的规律未必是适用于中国的,反对这个理论的人可以举出很多理由论证中国为什么情况特殊。给定如此多的经济规律都不适用于中国,这个规律不适用于中国也很正常。
所以,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在意识到两种理论都有缺陷的前提下,我觉得前一种理论更有可能是错的,至少我本人不觉得人民银行是傻子;而后一种理论无论在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其它国家的经验看来,更有可信度。
不同意我的判断没关系,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看到热钱先流入,然后人民币再升值,就武断的下结论是热钱导致了升值,这不是必然的。
关于热钱,要写三万字也没问题,这里只想说一件事情:是热钱导致或者逼迫人民币升值还是人民币应该升值却未升值导致热钱流入?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简单的政策含义就是要想办法控制热钱,同时坚守人民币汇率。如果答案是后者,那简单的政策含义就是热钱是汇率扭曲的结果,要消除热钱,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汇率的扭曲。
上面这个问题所以引发了很多争论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流入同时都在发生,在很多时候看起来甚至是热钱流入在先,升值发生在后。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发生在后的事情是不可能导致一个发生在前的事情,于是很多人很快就认为:事实告诉我们是热钱导致了升值,而不是升值导致热钱。事实上,如果你更复杂一 点,知道计量经济学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你大概可以在统计上证明:是热钱格兰杰导致升值,而不是升值格兰杰导致热钱。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我过去就举过这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早上带着伞出门了,然后下午下雨了。然后你根据后面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导致前面发生的事情这个逻辑,你大概很快就能得出:不是下雨导致了这个人早上带伞出门。如果每次这个人带着伞出门之后都下雨了,有些人说不定还会认为:是因为这个人带伞导 致了下雨。(当然,这个例子因为太显然了,可能不会真的有人觉得是带伞导致了下雨)。
热钱这件事情就很有点上面这个例子的味道。
我们先考虑一下热钱逼迫人民币升值这个理论:一个超级简化的版本是,人民币的汇率本来是正常的,但热钱大量流入,拉高人民币,然后期待在高位将人民币吐出,获利退出。这个故事的本质和庄家拉高出货的逻辑是一样的,庄家大量吃进股票,拉高股票,然后在高位把股票卖出,获利退出。这样故事的逻辑后面,都 必须有一个非常愚蠢的对手。在股票的问题上,庄家获利的背后必须是有另外的人愿意在低价的时候把股票卖给庄家,然后在高价的时候又愿意吃下庄家吐出的股票,不这样庄家不可能赚到钱。在中国的股市里,这样的傻对手很可能是有的,因为制度和知识的原因(此处略去若干字)。在外汇市场上,如果热钱逼迫人民币升 值的故事成立,那这个傻子是谁?只有一个候选人—人民银行,因为整个市场上只有人民银行是真正美元的买家。当然,也许有人觉得人民银行就是那么傻。但我想说的是,热钱逼迫论的要点是必须要有一个大傻子配合,没有一个天大的傻子,热钱逼迫论是不能成立的。
现在再考虑人民币应该升值却未升值导致热钱流入的说法。这个理论也很简单:有一样东西实际值100块,但有家店却只卖50块。大家自然都冲来买,买 到你涨价为止,那些提前买到的自然就赚了。这个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人民币,冲来买的不是别的,就是热钱。这个理论最重要的假设或者是前提是:人民币比其目前的汇率更值钱。这个假设合理吗?有不少合理性。通常的情况是,一个走强的经济也会有一个走强的货币。如果这个规律适用于中国,那中国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 确实意味着中国应该有一个强势的人民币。中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翻了大概有两番(剔除价格因素后,2008年的GDP是1994年的4倍左右),可是汇率相对于美元才升了20%左右,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贬值的,从这个角度说,人民币确实有可能是低估了。当然,前面说的规律未必是适用于中国的,反对这个理论的人可以举出很多理由论证中国为什么情况特殊。给定如此多的经济规律都不适用于中国,这个规律不适用于中国也很正常。
所以,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在意识到两种理论都有缺陷的前提下,我觉得前一种理论更有可能是错的,至少我本人不觉得人民银行是傻子;而后一种理论无论在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其它国家的经验看来,更有可信度。
不同意我的判断没关系,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看到热钱先流入,然后人民币再升值,就武断的下结论是热钱导致了升值,这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