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李志文:谈书

谈书

QF,
你的信我是收到了,由于没有太多的话可说,也就没有回。你悟出的一些道理都是正确的,所以你的悟性不错。你看的几本书都是好书。Black Swan 我也很喜欢。
我要学生翻的两本术,都是很有思想的,对你们了解概率有极大的帮助,虽然书里几乎没有一个数学符号。中国学生只会导公式,根本不会思考问题。不会思考问题的人是没有能力在商界立足的,天下的生意绝大部分,是没有公式的,一旦做成公式,就变成了Walmart 及McDonald。你们只会依样画葫芦导公式的人,就只能拿五块美金一个小时的最低工资。
金融是商学与经济学里,最接近物理学的。但是,如果将物理公式硬搬进金融,就是错误可笑了。清华有个教授,就是这样做研究的。在别的大学这种人就更多。为什么清华这么聪明的教师,会做出这样的论文?就是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教育,重来不教孩子独立思考,就只会模仿先圣先贤。有些孩子一偏离圣贤书,还要挨揍。这样的教育下,全国就只会抄书模仿了。
将来我会与各位谈谈各种事业机会,当然包括学术事业。
李志文


主题: 寒假里的一些想法-您的学生ZQF

李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学生祝启飞。不知一月末给您写的邮件您收到了没有?
      今天是开学前的最后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里先向您问候!我想和您聊聊我假期里的一些所思所想,也想从您这儿得到一些指导。
      这个假期我只做了两件事情:准备GMAT和学习驾驶。虽然我也曾考虑是否利用这个假期参加交流活动,但是我想把驾照拿到手,GMAT考试速战速决,所以还是平心静气的在杭州哪儿也没去。我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各种交流出国的机会很多,但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也很多,这种情况下,学会放弃也是很重要的能力。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假期过的很充实。2月24号我要参加驾照考试,3月2号我会去上海考GMAT。我对于自己很有信心,而且这样高效的完成任务会让我在之后的时间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去。
      我并没有参加李老师的两本书的翻译工作,但是我找到了现在市面上已经有的Against the Gods通读了一遍,这的确是一本从实务与学术两方面切入深入浅出的好书。同时我又读了同样关于风险、概率的Black Swan一书。这两本书都提到了利用概率驾驭风险,以及普通人在风险面前非理性(iirantional)的表现。这两点似乎是相互冲突(contradicting)的,既然大量的个体在风险投机事业上表现的都是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那么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市场整体,又是否会表现出可预期性呢?
      我的一个想法是,金融市场的表现就好像物理学的统计规律一样,虽然单个分子会表现毫无规律的布朗运动(Brown motion),但是当数百万个分子集合起来,那么它们的运动在统计学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法则。当然这只是我假期中读Schrodinger的What is Life?时偶然想到的一个类比,不知李老师能不能不吝赐教,进一步的点拨我一下。
      您曾提到过希望我们班中有人能够未来投身于学术界。我有这个想法,因为我享受单纯汲取知识的快乐。但是我的想法依然是模糊的、不成熟的,因为我还没有能够真正接触金融的acdemic field是什么样的,这其中的研究方式、研究方向是否会令我兴奋?我希望李老师能够推荐给我一些金融学术界的"Bible",一些能够带领我窥得这个领域神奇之处的读物。
      最后想说的一件事,是关于您所说的"仁"的理解。您说到仁的时候,曾经说,仁是要能够理解别人,并且能够在别人都认为你错的时候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大意如此)。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深意。仁事实上包含了两个层次:1)所谓"忠己恕人",把别人当成人,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了解他的想法,从而宽容他人;2)在宽容他人的基础上,仍然能够分辨孰是孰非,并且为正确的目标而奋斗。诚然,在现在的中国社会,大多数所需要的,依然是学会宽容他人的启蒙。我们看到了太多温和、理性缺失而造成的悲剧。但是在我自己的体会当中,真正拥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最难的部分。讲求宽容,并不是否认某种观点比其他观点正确,并不是否认某个方法比其他方法高明。只有那些坚持自己天才的观点,并且能够以理性分析他人谬误的人,才能称的上大师。这也是我的目标,不知李老师以为然否?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希望李老师能够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中保重身体,开学浙大再会!

学生 ZQF   09.02.18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