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阿细:现代的女人确实需要一个情夫
世人常有“痴心女子负心汉”之说,这世上果真是女子多痴心、男子多薄情吗?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但是我并不认为女子多痴心男子多薄情,也并不认为“喜新厌旧”是男人的专利。试问:谁不好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好色方面,男女皆然。
在当今社会,中国妇女已脱下围裙穿上了职业装,女人无论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已大大地提高,人们时不时地听到“阴盛阳衰”的感叹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里,在男人们津津乐道于“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并以此作为炫耀资本的时候,女人受所谓“妇道”的束缚,“红杏出墙”的想法和行为让女人羞于启齿,女人甚至会为偶尔的精神出轨或肉体出轨忍受着良心的谴责和灵魂的拷问,这公平吗?
不要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今,同居已成落伍之举,一夜情将成昨日黄花,同性恋可以结婚,女人找个情夫又何妨?见异思迁,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拈花惹草之本性。
如果抛开道德、名誉和伦理等等这些束缚,每个女人潜意识里都会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情夫,从人性角度或生理角度考虑,女人确实都需要一个情夫。 情夫是调味剂,它能使女人找回初恋的感觉 。
平淡的生活,乏味的日子,除了找个情夫,还有什么能使厌倦柴米油盐的女人重新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公主?情夫让女人始终有恋爱的感觉,情夫根本不会让女人做饭洗碗,情夫永远会说:“宝贝,想吃什么?肚子饿不饿?”而丈夫呢,总是在下班后嘴里叼着香烟,把带点臭味的汗脚歇在茶几上,懒散地翻着报纸看着电视,时不时地吼上一句:“饭好了没?我饿了!”
情夫比丈夫更懂得浪漫、当女人在某个月圆之夜拉着丈夫赏月时,丈夫会不耐烦地说:“月亮有什么可看的,神经!”而此时情夫却发来信息:“宝贝,今晚的月色如水,想你……”当女人在结婚纪念日买上一束玫瑰、费尽心机准备了一顿烛光晚餐时,老公会瞪大眼睛:“花这个钱干什么?都老夫老妻了,整天就知道乱花钱!”不管女人花费了多少心思期待着能给老公一个惊喜,回赠的都是一鼻子灰;而情夫呢,对于女人给他的礼物,情夫见了都会喜出望外,永远都会说:“宝贝,你真好!”再送上一个缠绵的香吻和热情的拥抱。
情夫总会满足女人的虚荣心。
情夫会陪你逛上一天的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情夫会不停地说:“宝贝,这件衣服真美,你穿了一定很好看,试一试?”“宝贝,这个拎包和你那件黑裙很配,买下来?”但丈夫呢,即使勉强陪你逛街,也总是心不在焉,当你在高档服装面前驻足时,他会借故走开:“我到外面抽根烟去!”;当你试穿一件漂亮的时装请他来当参谋时,他会说:“你柜子里有那么多衣服还买呀?” 情夫永远会尊重女人的感觉。
当女人洗漱完毕换上性感的内衣,满怀柔情地向老公发出爱的讯息的时候,老公却皱着眉头说:“我累了,对你早分泌不出雄性荷尔蒙了,想睡了。”而情夫在此时则会不停地赞美着女人,接着对女人百般温存,并不停问着女人的感觉:“好吗?你感觉好吗?”
情夫永远是女人最好的倾听者、女人是需要理解和支持的,但是丈夫有时并不是最好的对象。夫妻之间的爱情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渐渐泯灭,交流的时间很少,也缺乏平心静气的氛围。
女人经常会对丈夫不满:丈夫缺乏幽默、丈夫不够勤快、丈夫不够体贴,简直让人受够了,可这些话能够向谁倾诉呢?工作和生活中的苦恼又有谁能够理解?这一切尽可以向情夫倾诉,由于没有共同的矛盾,反而能互相容纳,由于不在一片屋檐下,反而能沟通交流。面对你的烦恼,情夫不会嫌你烦,更不会骂你整天吃饱了撑的,只会柔声地安慰你……
情夫永远是女人的知已、情夫,让女人的生活出现一道淡淡的爱的彩虹。
情夫,让女人平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情夫具有丈夫所没有的一切优点。
如果一个女人一生没有一个情夫,或者说一生心里都没有一个情夫,那么她不是个完整的女人。
自从盘古开天地,古训一再教诲:“所谓女子,当具有温良恭谦的美德。”
在古代,多的是男子昂首弃妇、女子低眉追夫的故事,看得女人浊气郁结,恨不能剖胸一泻为快。
令人欣慰的是,对现代女人而言,哭着喊着要嫁的年代已经过去,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欲望也不断加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已不再是男人使用的专利。面对男人的愤怒和女人的不屑,我们还要说一次:女人,找个情夫又何妨?
博客归档
-
▼
2010
(703)
-
▼
十月
(699)
- 马悲鸣:数学家开的历史性玩笑
- 马悲鸣:用时空量子概念理解惠施芝诺悖论
- 马悲鸣转:当晚霞消失的时候
- 马悲鸣:六街人静马蹄轻
- 马悲鸣:是人权宣言还是嫡庶争宠宣言
- 马悲鸣:第一象限45度逆矢
- 马悲鸣:《四二六社论》与《零八宪章》
- 马悲鸣:罚非其罪,刘晓波判得太重
- 马悲鸣:罚非其罪,刘晓波判得太重
- 马悲鸣:呼吁中国政府处分三名外交官
- 马悲鸣:恢复帝制的艰难
- 马悲鸣:重贴骂刘晓波的旧文
- 吴澧:好汉遍丹麦,勇士出挪威
- 吴澧:满襟清泪渡黄河
- 黄仁宇:谈日本和抗战
- 吴澧:《伤逝》亦伤今
- 吴澧:爷是新闻海上仙
- 吴澧:混混更和谐
- 吴澧:一编词典真名世
- 吴澧:莽学子三闯美国案
- 吴澧:从弱智飞向中学程度
- 吴澧:堂堂右派出男人
- 吴澧:宛在画中央
- 吴澧:商学院上起了文理课
- 吴澧:悍妇暴政
- 吴澧:明灯影下望疏星
- 吴澧:李白在西点
- 吴澧:沉重之下的傲慢
- 吴澧:乡汉诗唐
- 吴澧:李先生要你学几何
- 吴澧:攥紧你的手
- 吴澧:女人节里女人归
- 吴澧:进点洋文补脑筋
- 吴澧:农家初会情人节
- 吴澧:你的尔尔中文
- 吴澧:追幸感和求福份
- 吴澧:理性时代的伟大爱情
- 吴澧:发愤生三难奥巴马
- 吴澧:奥巴马想要学中文?
- 吴澧:一曲西虹肠寸结
- 吴澧:要有恰当的比较才有鉴别
- 吴澧:青灯会至圣,黄卷注真章
- 吴澧:美人觅情人
- 吴澧:很简单英语,极复杂意义
- 吴澧:文明冲突中的一赐乐业
- 吴澧:华裔如何当总统
- 吴澧:上山采蘼芜,读诗慕秦汉
- 吴澧:芭芭拉和菲德尔
- 吴澧:电视美女和金融沙皇
- 吴澧: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牛皮课
- 吴澧:圣杯和剑性别象征
- 吴澧:无理最浪漫
- 吴澧:布里奥妮的两个“谎言”
- 吴澧:美国的工人有力量
- 吴澧:临江仙里不伦情
- 吴澧:数字背后的父母
- 方柏林:民主是凡人而非圣人的角逐
- 吴澧:白也诗有敌
- 吴澧:翻译救国
- 吴澧:割不正不食
- 吴澧:英语本该胜中文
- 吴澧:中美对抗的真诚突破
- 吴澧:英文语感从何来
- 吴澧:你的低语惊不醒半点钟声
- 吴澧:风流千载欧阳修
- 吴澧:简单英语不简单
- 吴澧:血战硫黄岛
- 吴澧:白花花的诅咒
- 吴澧:别拿孟子说大国
- 吴澧:知洋鉴古即通达
- 吴澧:东方的归纳和西方的推演
- 吴澧:打不过就入伙
- 吴澧:四月是诗歌的季节
- 吴澧:洋读李清照两则
- 吴澧:偷听来的情诗
- 吴澧:人间别久不成悲
- 吴澧:若君有慧根,何须密码深
- 吴澧:美式八股进考场
- 吴澧:卷帘梳洗望黄河
- 吴澧:变了性的中国女人们
- 吴澧:坏女孩是人类付的保险费
- 北回归线 - 下(亨利·米勒)
- 北回归线 - 中(亨利·米勒)
- 北回归线 - 上(亨利·米勒)
- 吴澧:寻找东亚儒家圈的撤切尔
- 吴澧:时髦与流行
- 吴澧:从重男轻女到女尊男卑
- 吴澧:男人只想娶个妈
- 吴澧:大学要教无用的知识
- 吴澧:每个女人都应该被男人甩一次
- 吴澧:男人都是黑猩猩
- 吴澧:追求幸福不是自然规律
- 吴澧:从红色小开到打狗英雄
- 吴澧:“留日的学生抗日,留美的学生亲美”
- 吴澧:答一位网友:关于读书
- 真实的投资银行世界
- 斯伟江:国美争夺战中的民主启蒙
- 斯伟江:最高法院这些年!
- 斯伟江:社会急需反三俗
- 斯伟江:应当给三俗划定边界!
-
▼
十月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