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瀚老师到牛博网,如果想实践他按照文章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应该换一个笔名再来。这网上最不平等的不是上半身下半身,而是名气。比如说,著名的韩寒先生从来不在牛博网回复读者跟帖,也不在牛博亲自发贴顶贴,照样人气绝佳,甚至一些极端无聊的垃圾帖子也有不少人捧场。我相信韩寒即使在下半身,也会每篇文章都被顶上去。名声效应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是张铁生老师,白卷英雄可谓声名狼藉,但是就靠着这个狼藉名声做生意,出狱不久就成了千万富翁。
在牛博网下半身,萧瀚老师的名气很大。这个名气,本身就是极大的权(这个权是数学里权重,不是别的意思)。萧瀚老师用一个著名的ID到牛博网来发文,就是跟大众站在一个不平等的起点上,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起点。在萧老师发表炮轰牛博网等级制度的文章之前,早有很多人写过类似的文章,但是这些人的影响力都很小,从来没有象萧瀚老师那样造成大的轰动。我只能认为这种轰动效应不是来自文章文笔或思想本身,而是来自萧瀚的名气。萧瀚老师要实践他的文章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应该隐匿他的名声,用文章本身的思想和力度来说话。
萧老师出名,跟夏业良老师类似,是以体制内的教授身份说了对体制异议的话,而不是以著名写手的身份出名。牛博网自从创网之初,规则就是这样的:要上上半身,首先得罗永浩认为你的文章写得牛。至于为什么罗永浩认为夏业良的文章写得比萧瀚牛,跟罗永浩喜欢吃羊肉串还是小葱拌豆腐是一个道理,纯属个人品味。以前有个叫杨恒均的人,在牛博网下半身搞了2个博客,很多人推荐,没得到老罗理睬,后来都不更新了。当然,杨恒均会断然否认他来过牛博网,因为他的博客基本上都是波斯小昭之类的网友替他打理的,要他承认自己授权别人办博客却被罗永浩鄙视,那该多没面子啊,这家伙要面子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读者的品味和罗永浩不会一样,所以很多罗永浩不喜欢的文章也被不断顶到上面来。萧瀚老师如果自信,不妨换一个没有名气的新笔名来试试您的文章的影响力,喜欢你的读者自然会把你顶到《读者推荐博客群文章》专栏。至于自作清高,不屑这种“等级制度”或脏话连篇的环境,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萧瀚老师早就关注过牛博网,曾为牛博网的被封而呐喊呼吁,应该是早就熟悉牛博网的,也早就该了解牛博网的脏话文化和等级特权制度,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来到牛博网,难道他来牛博网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牛博网,发动人民革命让罗永浩取消等级特权制度?
我不怀疑萧瀚老师追求自由民主的诚意,却要质疑他思维的周密性。牛博网以前只有上半身的时候,它是平等的。如果把下半身脱离出来,大家一起竞争,也是平等的。放在一起,怎么就不可以了呢?我想到某个推友的话:男人跟女人做爱,是合法的;男人给女人钱,也是合法的;为什么男人跟女人做爱并给钱,就成了非法的卖淫呢?莫非在萧瀚老师看来,牛博网也有这样的悖论?即使把牛博网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家,它们还是共存于同一个互联网,还在同一个公共平台上,还是不平等啊。
某些论文评审,或中学生作文比赛,采用了封姓名的匿名制,就是为了文章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利用自身名气的人实际上都是特权爱好者。别说文章是属于私人的,名声是属于私人的,在公开的平台上,真要用文章竞争点击率,就不该利用自己的名声抢占风头。
我们以前在格道网的时候,站长、版主都喜欢穿上马甲写作,那时候真的只认文章不认人。有名气没实力的人一般不来格道,几下子就被玩完。牛博网的读者比格道网友势利得多,独立判断力较差,名人往往占大便宜。所以我认为萧瀚老师到牛博注册的时候,应该用一个不著名的ID注册,用文章的实力把这个ID变得著名,这才体现平等竞争精神。
以后要是格道网重开,欢迎萧瀚老师光临,那时候您用什么马甲并不重要,格道人从来只认文章不认人。